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 (第2/2页)
想扶她从盆里头出来,眼睛扫到洗澡水,顿时惊呼:“见红了!”厨房昏黄的灯光下,白雾氤氲的洗澡水里头,丝丝缕缕的红线跟水草似的纠结缠绕,从水底往上头冒。外婆见多识广,赶紧招呼儿媳妇把人架起来。看这动静,是要生了。桂芬婶婶已经生过两个女儿,现在肚里头的孩子又小,真要发动起来,保不准就是十多分钟半个小时的事。大肚子已经疼狠了,根本没力气自己走。外婆招呼大外孙女儿收拾好竹床,准备用竹床当担架,把桂芬婶婶抬去镇上卫生院。人还没出堂屋,桂芬婶婶就疼得“哎哟”出声,死命拽着外婆的衣角:“嬢嬢,不能去,我不能去啊。”镇政府有规定,医院不准给没准生证的大肚子接生。她人进了医院,就由不得她做主了。外婆瞪眼:“这女人要生娃娃还能再塞回头啊。去医院,我就不信她们看着见死不救。”桂芬婶婶还想说什么,一阵剧痛袭来,她疼得脸纠成一团,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外婆心往下沉,赶紧伸手摸桂芬婶婶的肚子。好家伙,硬的跟铁板似的,一阵接着一阵,疼的时间比歇下来的时候还长。来不及了,照这动静根本赶不上送卫生院就得生,只能去请村里头的收生婆婆。再怎么讲,生在家里也比掉在路上强。一直跟在后面跳脚的郑鹏主动请缨:“奶奶,我去。”晚上才下过好大的雨,大人们哪里敢让鹏鹏踩着泥地跑过大半个村子找人。舅妈直接套上胶鞋:“妈,我去找道真嫂嫂。”道真嬢嬢是郑家村的接生员。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泰半是在自家,由受过新式接生法培训的接生员帮忙接生。只是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改善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大家基本上都去镇上卫生院生孩子了,收生婆婆也渐渐失去市场。眼下,还得找道真嬢嬢救急。舅妈匆匆跟公爹打了声招呼,就往院门外走。外公反应过来,赶紧将手电筒让给她,喊她路上小心点儿,有水坑。舅妈答应着,深一脚浅一脚朝道真嬢嬢家去。桂芬婶婶是偷偷怀孕的,根本没去做过产检。村里人也假装没看见她肚子大了,免得叫计生干部找上门。道真嬢嬢有段时间不干接生的活了。她今晚没在家,去隔壁村上喝喜酒了。因为晚饭时突然间下暴雨,她也没回家,直接留宿在亲戚家。舅妈上门扑了个空,急得要命也没法子,只得转头走人。等她再连奔带跑折回家,桂芬婶婶已经被安置在郑家的西厢房中,快要生了。原本外公外婆是要将桂芬婶婶抬回家去的。老辈儿说法,生孩子是血光之灾,大肚子都不轻易登别人家的门。现在他们虽然不讲究这些,但也总该让桂芬婶婶回自己家生去。奈何外婆家跟桂芬婶婶家连着的那条小路太过于狭窄。平常两个人走在里头都要前后脚,挑副担子都勉强。等到他们把人抬出门,才悲催地发现竹床根本没办法通过。这时候桂芬婶婶又疼厉害了,羊水带着血丝,一股股往下淌。外婆哪里还敢再耽搁,赶紧招呼着外公又把人给抬回自己家。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