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11节 (第3/3页)
史书上记载汉武帝在位的55年里,一共发生了43次灾害,几乎年年都有灾情。 史书上陈阿娇被废是元光五年,也就是今年,史书记载元光五年夏,大旱,有蝗灾。 久旱必有疫,到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义妁悬壶济世肯定会去救治百姓,她能帮的就是多准备一些药材。】 天幕的话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整个大汉。 百姓们六神无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到处乱走。 旱灾已经很难熬了,更何况还有蝗灾。 而且听天幕说几乎年年都有灾情,老天啊,你让他们怎么活啊? 各地县令看着惶惶不安的百姓,心中一叹,对衙卫说,“这段时间多注意些,恐有人趁机生事。”提前得知灾情是好事,但所有人都知道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远的不说,物价必乱。 人都有私心,大部分人得知灾情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如何在灾情中保全自己,而不是如何抗灾。 太学,董仲舒听到这个可怕的数字眼皮跳个不停,他向陛下提出“天人感应[2]”学说,用神权制约君权,这还没过去几年呢,怎么就翻车了呢? 连年不断地灾情,陛下是疯了才会背这个锅。他的“天人感应”论要成为荒唐之言了,唉。 天幕突降大汉,也不知是福是祸。 其实刘彻一时间还真想不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他这会脑子里都是在位五十五年。 天啊,他这么长寿的吗?他以为高皇帝活了六十二已经很长寿了,没想到他更长寿,竟有七十年寿命! 直到汲黯出声,汉武帝才回神。 “关中地区确实许久没下雨了。天幕说的大旱恐怕是真的。臣恳请陛下下旨,让各地县令督促百姓抢收地里的粮食。能挽回多少算多少,免得大旱颗粒无收。” “准。” 【旱灾过后,果然爆发了瘟疫。陈姣和义妁不仅免费送药,还在城外施粥,救活了无数百姓。 许多百姓自发的帮医馆干活,医馆名气越来越大,惊动了宫里的汉武帝。 汉武帝得知这一切都是陈姣做的后,心情相当复杂。有些人当皇后的时候没想过母仪天下,不是皇后了反而关怀起百姓来。 就离谱。 你们以为汉武帝会就此后悔,然后追妻火葬场吗?并不,汉武帝只觉得陈姣是想吸引他的注意力。 恰逢此时卫子夫难产,汉武帝想了想,决定去请陈姣进宫给卫子夫看看。如果陈姣愿意进宫,那就证明她对他还未断情,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力,让他刮目相看罢了。 陈姣不是陈皇后,她对卫子夫不仅没有意见,还颇有好感。毕竟谁不喜欢温柔漂亮的解语花呢。 听说卫子夫难产,陈姣瞬间想到了前段时间刚做出的助产钳。 在助产钳的帮助下,卫子夫顺利产下一女。卫子夫很感激陈姣,并且因为这件事扭转了她对陈姣的看法。 陈姣又比较主动,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友。为后来卫子夫勇于反抗汉武帝那个大猪蹄子埋下了伏笔。】 尴尬,尴尬是今日份挥之不去的情绪。 众臣看着坐在陛下左右两侧的陈皇后和卫夫人,对汉武帝投去怜悯的眼神——陛下竟先后被两位皇后抛弃。 刘彻虽然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他的感情问题,但不代表他愿意被人围观啊。 他气得拍桌:“后世的人没有别的可以写了吗?”为什么非得抓着朕的感情写。 写写朕的丰功伟绩不好吗? 陈皇后看着被气到变形的刘彻,嘴角轻勾,别说,还挺爽。 卫子夫还在想天幕刚才说的助产钳,女子生产不易,每次生产都是用命在搏,这助产钳能助生产,若是天下女子生产时都能用上该多好。 【在卫子夫的调解下,卫青也放下对陈姣的成见。 陈姣对此喜而乐见,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活生生的站在她面前,简直不要太激动好吧。 元光六年,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取得了龙城大捷的好成绩。就是那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诗里的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