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有内鬼! (第1/2页)
于谦闻言,也是面有忧色,他点头说道:“殿下,确有其事,但是殿下知其一不知其二。” “富户、缙绅的南逃,导致百姓们惶惶而不安,可是百姓们那里能够长途跋涉至南京去?” “行千里至少需要备一年的粮食,而且到了南边,也不是马上就有佣酬,宅、田、钱、安家,都是负担,百姓们想逃,也逃不了,只能留下来,唉。” 朱祁钰认真的品味了下于谦的这番话,迁移成本除了包括路上的盘缠,还要包括在南方的安置费。 这两笔钱,对于富户、缙绅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根本就是天塌了。 “于老师父,体察民情,深知百姓之疾苦,岂是慈厚二字?”他感慨的说道:“刚才读到帝范君体第一,即是执政须为民,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人是国的前提条件,而国是君王的根本。 所以朱祁镇当带路党,就是刨自己的根基。 “殿下,古书浩渺如海,臣以为《资治通鉴》不妨一读。”于谦看着那本《帝范》就是头大,书是好书,但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也是众所周知。 朱祁钰想干什么?不言而喻,于谦又不是个傻子。 “资治通鉴?看都不看,孤喜欢这个。”朱祁钰扬起了手中的《帝范》十分确认的说道。 书房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当中。 这是一轮谈判,相当于之前在慈宁宫的谈判。 孙若微的条件是尽量保证朱祁镇活下来,她作为太后就支持朱祁钰登基。 而此时朱祁钰对于谦开出的条件是:想要他当皇帝,他就会杀掉朱祁镇。 于谦看着朱祁钰坚持的态度,略微有些叹气的说道:“郕王殿下,我这里有份奏疏,是关于土木堡战败的文编,结合兵部的文书。” 朱祁钰拿过了于谦的奏疏,本应该经过文渊阁再到他手里的奏疏,就这样直接的递给了他这个监国。 这不是于谦不懂规矩,或者有意在破坏规矩,实乃是他这份奏疏,太过于大逆不道。 【我皇祖于军职,虽行世袭之制,实寓考选之典;故后之有功者,可以升授。而不才者可以汰减,万世不易之法也…】 文章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在战后进行反思总结,很有必要。 但是这件事于谦甚至都不敢让其他的大学士得知,可见兹事体大。 “武备松弛,东胜卫、玉林卫、宣德卫、察罕脑儿卫,天成卫、高山卫,军额五百至一千,百不村四,只有五六人军额戍卫?将帅言俱有差遣?” “都督佥事李谦每战必称:敌可尽乎,徒杀吾人耳?”朱祁钰有点脑阔疼。 敌人无穷无尽,打仗就是杀我们自己人,这种反战的论点,拥趸还不少。 于谦认为土木堡之变之所以兵败的原因,除了大明出了一个朱祁镇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备松弛。 这一点之前,在奉天殿他就问过一次,于谦以兵部左侍郎的名义上过一道奏疏,说的就是武备松弛的事。 当时于谦含含糊糊没说的那么明白,这封准备了不知道多久的奏疏里,却是详细的列出了他的调查报告。 东胜卫这些卫所在哪儿? 九镇之地的大同镇,战端一启,首当其冲的要害之地。 军额百不存四,五百人的军额只有二十个人,一千军额只有四五十个人。 于谦在撒谎吗?朱祁钰不信。 也先大军南下在即,他这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