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第3/3页)
时,许多官员都有些惊疑不定了,包括比干这等大臣,也若有所思,余光紧紧盯着上方的帝辛。 帝辛终于开口:“此事再议、退朝。” 伯邑考眉头一跳,但还是马上跟着众臣一起行礼道:“恭送陛下。” 金光中,帝辛身影消失。 众臣开始散去,都默契的无视伯邑考。 伯邑考有些皱眉,但也没有多想。 他知道,哪怕已经谈好了约定,想要帝辛放出姬昌,也没那么容易。 些许刁难是一定有的。 毕竟还要做给大商官员以及天下看的。 最后的结果则定会是释放姬昌,如此就够了。 些许刁难没什么。 反而刁难越大、越好。 因为如此,他所获得的名声,也就越大。 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救回亲父。 立马,他的好名声就会传遍天下,在西岐的根基也会立马稳固无比,再不可动摇。 哪怕姬昌回到西岐,也是如此。 所以,这一趟他必须亲自来,谁也不能代替。 谁敢代替,那可以说就是他的死敌。 转身默默向殿外走去,没有理会周围之人的无视,和暗中的打量。 他坚信,终有一天,这里所有的人,都会仰视他。 …… 朝会散去,伯邑考求帝辛放出姬昌的事,马上就引起了一阵阵风浪,朝野都是议论此事的声音。 而朝堂中,不管心里如何想,嘴上都是觉得不行。 毕竟无论怎样,站在西伯侯度和姬昌的对立面,在大商朝堂上,是一定不会有错的。 民间也差不多,姬昌当年的名声很好。 但随着他起兵叛乱失败,和帝辛的威望越发高之后,姬昌的名声也就不那么好了。 在豫州,更是认为其就是乱臣贼子。 其它八州,对其印象也皆是大打折扣,远不如昔。 朝野的不断议论中,帝辛没发出任何言论。 第二天。 人帝殿后殿,处理了一些政务,让郑和等人下去,帝辛嘴角闪过一抹冰冷笑意,闭上了双眼。 朝歌城外,一个小小的地方,因为当年一战之后、一直囚禁着一个人,所以很是著名。 正是被大阵笼罩、无人敢胆靠近的羑里。 大阵中心,那一座平常的竹园依旧。 姬昌在竹屋里写着什么,不时眉头轻皱,像是在思索该如何写。 忽然,前方丈许外,一道金光升起,身穿帝王之袍的威严虚影出现,背对而立。 姬昌神色一惊,连忙起身,走出身前的案几,带着几分恭敬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时隔一千多年,二人再次相见。 帝辛没有转身,淡漠的声音从嘴里吐出:“姬昌,你可知错了?” “臣知错。”没得到帝辛命令,没有直起身的姬昌不假思索道:“臣这些年来,无时无刻不在痛心当年所大逆不道的行为,臣罪孽深重,承蒙陛下饶得一命,臣感激不尽,此生只愿为当年之过错恕罪。” (第二章,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