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冠盖曜容华 第114节 (第2/3页)
监国,真的没有太多不适应之处。 甚至,因为早前天子久病,朝中诸事一直都由魏相在照看,要事且要等魏相与天子商议之后再有结果,免不了会延迟。 但自思齐殿开放之后,魏相与太傅各司其职,有些事情不必经由魏相处,便可直接来寻东宫,东宫这处有太傅在,很快就能回应,其实比天子在时朝中事务更流畅。 这还只是开始,若是东宫再与朝中合月余,应当会更好。早前朝中不少担心的,眼下也仿佛慢慢宽心了起来…… 思齐殿这处,近乎从上午开始就人满为患。 一直都有朝臣在殿外候着,除了午歇的小半个时辰,涟卿近乎都在见朝臣。 黄昏过后,思齐殿外的身影才陆续少了。直至戌时,涟卿才见完朝中的大臣,脑海里已经开始有些嗡嗡作响。 翰林院的两个编纂也离开,她终于能在思齐殿中看看积压的折子。 陈修远一直陪着她,见朝臣的时候,当下也是。 她托腮看他,一丝不苟的模样,在忙了一整日之后,还是正襟危坐。确实,眼下看折子的陈修远同平日里的陈修远判若两人,清冷,禁.欲,专注。 早前翰林院编纂还在时候,更明显,一眼看去,这处的风华绝伦,怎么看都翩若出尘。 他指尖轻敲桌沿,提醒她认真。 她赶紧低头。 风华绝伦也好,翩若出尘也好,但做太傅的时候,从来都分得清楚角色,也会一丝不苟,专注严肃,还会罚人抄书。 方才的偷偷看他就似一道插曲,他指尖轻敲桌面后,她重新开始认真看着桌案上的册子…… 有不明白的时候,涟卿也会开口问他,“这道折子是同州上的,照理说,同州这处遭了水患,为什么老师却反而让同州这处的水利工事暂缓,不应当尽早修缮吗?” 这道折子他起先见过,涟卿提起,他有印象。 “折子上说,这处的水利工事已经修建了三年,此时若是暂缓,那明年也用不上,如果遇到大水,兴许还会被冲毁,那这三年来放在其上的财力物力不就白费了?同州这处,明年还需要接着赈济水患?”涟卿是有疑惑,也没想明白。 陈修远放下手中的折子,看向她道,“再想想。” 涟卿看他。 他温和道,“殿下都能想得明白,魏相会想不明白?” 也是,涟卿轻叹,“那为什么?” 陈修远继续引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魏相不会此事继续?” 涟卿想了想,“此事涉及同州水患,百姓生计,老师一惯对民生看重,不应当会放任不理。就算不会成效,也会尽力一试,如果暂缓……除非是,此事有猫腻,眼下投入人力物力也石沉大海?” 她说完,陈修远笑着颔首,“你不是能想到吗?” 涟卿眨了眨眼,“我是猜得……” 陈修远看她,“那也是有迹可循,你再回头看看折子,投入三年,年年遭遇洪灾,所以前一年的投入几乎都打了水漂,殿下觉得这样的可能大吗?” 这,她未往此处想过。 陈修远又道,“殿下再想想,同州是谁的地界?” “宜安郡王府?”涟卿忽然明白了。 陈修远颔首,“对,是宜安郡王府,所以,这笔烂账,其实魏相早前心中就有数,但是朝中之事众多,很多事情不是不处置,只是暂缓,因为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允许,强行处置只会崩溃更快。朝中之事纷繁复杂,不是一朝一夕都有结果,能一朝一夕有结果的都不是大事。这道折子是早前上的,宜安郡王府把持了同州的民生和政事,是一言堂,这不过从国库捞银子的结果。魏相不是不处置,而是在等合适的人来,为什么秋调之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像同州这样的地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