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9节 (第4/4页)

 零分,必须零分!

    他没见过这么细腻入微的逻辑能力却用在如此荒谬的论断之上。

    卓思衡竭尽全力忍住那种想冲过去给孔宵明两耳光的冲动,也罢,涉世未深,只在微末行事,不能纵览全局视看事貌,且饶他一回吧……

    他这样替自己宽怀后,便朝舒适的椅子里靠去,右手指节轻敲扶手,来掩饰内心的气涌如山,再自己给自己顺过气来,又暗说璞玉必雕等道理,才仍旧保持方才的悠游之态继续带着笨蛋学生绕圈子:

    “实情如何,不是我今日可说之事,我只能告知大人我的手段,而非目的。要知道伊津郡的考课出了问题,他们或许原本未曾想到吏部会查至如此彻底,才赶紧趁着吏部核实的机会替换一份,留待备用。想来杨刺史办事周密,府库里那份改过周全的记档也已是焕然一新,待到吏部再查,上交与存档皆是一致,也就并无异议了。”

    “可你要换回去原本那份考课陈表,这样吏部下来核查,二者不一,岂不要治杨刺史欺上无视朝廷纲纪的罪?”孔宵明本以为卓思衡和杨刺史是一丘之貉,如此听来竟也不是,他有些困惑。

    “他治了罪,给你的调任也就不会作数,我有办法保你原任留职,继续替一方百姓谋得福祉,而霞永县的乡民也不必为杨刺史的滥政而耕作无望。”卓思衡拿出循循善诱的全部本事来,细细详说,“我们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可你要我所为何尝不是乱政败坏纲纪之事?”孔宵明盯着卓思衡的眼睛,一字一顿道,“这与杨刺史之流所为本质上并无任何差别,”

    卓思衡答道:“当然不同。他们计成,民不聊生;我们计成,民乐清平。”

    孔宵明真的动摇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被眼前之人的摇唇鼓舌说动,竟打算去做如此大不韪之事。

    可他能怎么办呢?

    这几日他忧不成眠,每日都想着要如何避免霞永县百姓的劳碌之苦,想去求杨敷怀,却没有门路说不上话,去到郡衙只能吃那些同姓杨的沆瀣一气官吏的闭门羹,秦县令年纪大了,畏畏缩缩不敢冒进,他能理解,也无法迫其帮忙,只能自己求告无门日复一日,在忧思中度日……

    可今日,机遇之门以一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方式朝他打开,他知前进一步是万丈深渊,可若要后退,则是一县百姓的安乐平静生活就此打碎……此路犹如悬崖独木,他恰在当中,前后皆是不归路,别无他途。

    孔宵明的痛苦纠葛卓思衡看在眼中,任凭不忍,也还是耐心暗自道:我不给他推一推,他是不知道自己底线能有多灵活的,只有如此,才能教会他这一课,今后委以重任。

    但这不比学习知识,官场有些道理学来却是血泪苦痛。孔宵明沉默不语许久,就在卓思衡几乎在心软边缘即将放弃时,他缓缓伸出手,拿过了桌旁的案档。

    “一言为定。”

    他声音很轻,听得卓思衡心如刀绞。

    虽是如此,既然已至这步,卓思衡也不想回头,他笑言道:“孔大人为民而行大义之举,乃是伊津郡百姓之幸。”

    已是万念俱灰的孔宵明只动了动嘴唇,什么也没说。

    卓思衡则稳练似早已胸有成竹,言笑晏晏道:“还有二事,请大人牢记,其一,调换此物时,切勿太过紧张,只需露显愁悴之态多作沉默潦倒,便可蒙混过关。其二,需要在三日之后,郡衙官议前做好,快可以,但慢不得。以大人的胆识才略,只需按照以上行事,必能马到功成,在下便以茶代酒,先行预祝大人旗开得胜。”

    言毕,卓思衡将半凉的茶汤一饮而尽。

    孔宵明心中将要求复述过后,却不回应这番豪言壮语,仿佛所有曾经为官的希冀都化作泡影,他仿若行将就木,缓缓起身,也不道别,拿着案档木然朝外走去。

    忽然,他在门前顿住,回过头来,还是问出了即便此时此刻内心中一个怎么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