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0 (第2/2页)
“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尚不能早下论断。是否有眉目,见过霁明方可分晓。”两次“刺杀事件”让当时尚且不够成熟的崔颂日夜警惕,提防着不知藏在何处的暗箭。长安之行,第一次“刺杀事件”的幕后黑手主动落网:原来是宗室刘曜因为酒后大逆不道的话被“崔颂”听见,怕“崔颂”揭发自己,便先下手为强,派人刺探崔颂的身手。随后刘曜命丧,崔颂虽然解决了一个隐患,却也失去了“第二次刺杀事件”的线索——凭借崔颂这些年探查到的蛛丝马迹,原先的“崔颂”机敏早慧、进退得当,从未与人结下生死之仇;唯一的一次失误,就是在出孝后被刘曜请去喝酒,出于某种不知名的原因,没有拒绝,不但听到刘曜大逆不道的篡位之言,自己也同样喝高了,说出了惊世骇俗的逆乱言论……再加上第二次刺杀与第一次刺杀的前后顺序、时间间隔,崔颂合理怀疑:这第二次刺杀,虽然不是刘曜下的手,但同样与刘曜有关。那派出刺客之人,应是从刘曜这儿接受到了某个讯息。根据刘曜的人际关系一一排查,崔颂最终锁定了其中最有可能性的目标。幽州牧刘虞。此人与刘曜同为汉室宗亲,且忠于皇室。最为后世所乐道的就是“袁绍欲推刘虞为帝,被刘虞严辞拒绝”的事迹。如果刘曜向刘虞隐瞒了自己的谋逆之语,却或有意,或无意地将崔颂的所言透露给刘虞。那么,忠于汉室,且与汉灵帝刘宏关系良好的刘虞是否会因为疑心灵帝的死而派刺客向崔颂杀手?崔颂甚至根据刘曜的为人排演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刘曜因为“崔颂”离奇应验的“乌鸦嘴”,怀疑灵帝的死和他有关。被这神鬼手段镇住的刘曜,既心虚于自己派出刺客的行为,更深深恐惧于崔颂的手段。怕被报复的他向同为宗室的刘虞倾吐苦水,或是处于某种目的,将崔颂“(灵帝)死有何难”的那番话告诉了刘虞。而刘虞同样因为灵帝的猝死,对事前说出预言一般悖逆之语的崔颂生起疑心。于是,或许有“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成分在其中,或许是刘虞真的掌握到了某些至关重要的证据……他派出杀手拦路劫道,多次下手,想要将崔颂埋尸山林。若半道截杀的杀手真的是刘虞所派,此事反而不需要崔颂解决了——因为刘虞早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就兵败幽州,被公孙瓒斩杀。崔颂自那场“半道截杀”后,再未碰见过任何刺客。如果刘虞就是第二次刺杀的主谋,时间线倒是刚好能够对上。崔颂心绪万千,最终归为平静。若此事到此为止,那便是极好。如若不然……第129章分李请来人进屋,果然是徐濯。和九年前相比,徐濯显得更加稳重,面上蓄起了寸长的八字胡,比起剑客,更像一个威严的学究。崔颂请他入座。徐濯再三推辞,架不住崔颂的坚持,在下首坐下。崔颂让仆侍替徐濯斟酒:“此行如何?”徐濯亦是识得郭嘉的,更知道他与崔颂友谊深厚,因此并没有隐瞒的心思,直言道:“十之八九。”潜台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