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0 (第2/2页)
克塽脸色煞白,本就如鼠的胆子,这一回更加瑟瑟发抖起来。阅兵之盛大景象,可振军之士气,扬军之威风。平定台湾后,施琅作为守将留守在外,而姚启圣则随军回到京师。礼官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唱辞,提到“庆祝收复台湾”,这仿佛是个欢迎礼,欢迎他一别经年,离京城多年掌平台事宜,而今终于凯旋而归!康熙特命胤祉与胤禛也来参观此次阅兵,其景象之盛,比之胤禛记忆中的八旗军更加有锐意。看到尤有锋芒的八旗军,胤禛一阵恍惚,原来这个时候的八旗,还有虎狼之师的模样,他们还没有堕落成他记忆中的安逸模样,现在这个时间,可真是个好时候啊!胤禛感觉到了什么,他微微瞪大了眼睛,注视起了最后一队映入视野的火器兵。掌火炮、枪,大清的火器营比上一世提前了整整七年问世!他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历史的交叉路口,重活一世才发现,原来在早些年,大清错过了那么多的机遇。而现在,“得天所授”的太子,用他那双手,硬是扯着汗阿玛的裤腰带,去将这些的流逝在记忆中的机遇一一抓在手心之中。阅兵仪式过后,将举行国宴,为凯旋归来的姚启圣所带之军庆贺。这也是第一次不是在朝堂场合,而是在国宴开始之初对有功之将进行奉赏,圣旨一下达,气氛更为浓烈。从恩怨分明的侠义青年,帝王眼中的天才刺头,到战功赫赫的平台心腹重臣,姚启圣将自己一辈子的时光花在了为康熙披荆斩棘上,临到老年,一身伤病。平台之功,功劳最高在于他,帝王赏赐了所有人,却唯独忘记了他。功高不赏,是已无可赏,还是帝王心中另有芥蒂?姚启圣猜测不透,郁结在心。他已经做到了福建总督的位置,若进一步,则为兵部尚书。三年前,他本已经被授予兵部尚书虚衔,却最终调任回了福州。而今兵部尚书之职已有李之芳担任,姚启圣进不得。康熙不止一次在胤礽面前吹嘘自己年少时的“丰功伟绩”,说他费劲千辛万苦收服了才高孤傲的姚启圣,这才有了一位才华可堪在世诸葛亮的“军师谋臣”。胤礽回忆起康熙曾经对他说的话。“冲锋陷阵,功在施琅,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在姚启圣。(1)”所以,当听见康熙招姚启圣来御前喝酒谈话时,胤礽顿时来了兴致,目光炯炯有神地投向了这一位“当世诸葛亮”。作者有话要说:注释1:出自陶元藻:“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刘国轩败,澎湖凯旋,琅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琅二日,琅已先封靖海侯矣!”第150章胤礽竖起耳朵听康熙与姚启圣说话,帝王看到姚启圣两鬓斑白,感慨良多。当年姚启圣还是个“行侠仗义”的青年,他则还是个刚继位的幼帝,而今锋芒毕露的青年两鬓寒霜,佝偻着背,幼年的帝王却已经长大成了锐意锋芒的雄狮。岁月会无情的催人老,也会在磨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