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0 (第2/2页)
>见沈柔要走,一位江南士子急忙来到郑世逢身边,递给了他一本书籍。郑世逢将书籍翻开,指着其中一页对着沈柔开口问道:“卫王妃可否跟我们解释下,为何你口中的当场所作之诗竟会出现在这本古籍上。这本诗集一个月前便已在我们江南地区广为流行,只是还未流传到京城罢了。而卫王妃您刚才所作的那首诗竟是与非口先生名为咏竹的这首诗只字不差。”围观的群众早就注意到了郑世逢与卫王妃的对话,郑世逢所说的这些话自然也都入了他们耳中。有江南士子将非口先生的这本古籍传阅给了其余士子看,众人看了皆一片哗然。有江南士子在人群中向其他人解释道:“这本古籍我们江南士子几乎人手一本,更有甚者,里面的诗词皆能倒背如流。而这本古籍的作者非口先生是前朝一位隐居深山的大儒,这本古籍之所以能被人发现也是几个士子去游山玩水时,无意在深山中迷路,这才在非口先生隐居的地方发现了他这本心血之作。”沈柔万万没想到竟有人在江南给她埋下了这么一个陷阱,她现在进退不是,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该怎么回答郑世逢的质问。沈柔方寸大乱,神情慌乱:“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或许这就是个巧合罢了。”沈柔也知道自己这个理由牵强得很,但她现在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卫王爷看到此情此景都懵了,他脸色发黑,目露狐疑地看着沈柔。三位评委此时还未离开,看到这边的小插曲,便好奇地走了过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白马书院的院长从一位士子手中接过那本古籍:“原来我江南那位老友在信中说的古籍便是这本诗集吗?”院长翻开一看,里面一首咏竹诗确实与沈柔刚才所交的那首诗一模一样。他合上书籍,神情严肃,但又不失恭敬地向沈柔发问道:“卫王妃,请问关于此事,您的解释是?”沈柔一口咬定是巧合,但看众人的神情,便知道他们大多是不信这个说法的。天底下,没有哪个巧合是能够巧合到这种程度,竟是一字一句都一模一样。三位评委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去到一旁跟笛梵酒楼的东家商讨了一会,回来后便宣布这局结果改为平局。这个所谓的平局,估计还是看在沈柔卫王妃的身份。对于文人而言,抄袭乃是大忌。若是有哪位读书人被人扒出抄袭,基本就是被牢牢地钉在耻辱柱上,休想能翻身了。斗诗会上发生的事情,很快便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还怀疑沈柔之前那些诗作是否也有抄袭的嫌疑,毕竟在她一举成名天下知之前,沈柔在京城众多大家闺秀之中也不算多起眼和优秀的人物。卫王爷回到府中后,气急败坏地屏退下人,厉声质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卫王爷还未受到如此之屈辱,刚才在笛梵酒楼中,他听到那些人的窃窃私语,气得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他今天可算是被沈柔害得什么脸面都丢尽了!沈柔也很崩溃,她比卫王爷还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江南地区那里会突然出现这个所谓的非口先生和那本古籍。而且更令人气急败坏的是,她刚才才在台上说那首竹诗是自己当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