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9 (第1/2页)
吧……”李氏说得很犹豫,她其实早就想明白了,也早就不再盼了。珍珍也明白,所谓国破便有家亡,个人家族之荣辱无法摆脱国运的束缚。李氏当年家中的败落,便和明朝的败落是一样的,支离破碎以后再也拼不起来。“昌邑……”珍珍喃喃道。李氏点点头说:“对,昌邑,那里靠海,我们过去都是拿海里捕来的鱼做饺子的。”珍珍牢牢地记下了这个地方。阿奶去不了,可不久以后她与阿灵阿要出京,阿灵阿手下也有人,他们可以想办法找一找。第82章李氏说的故事一整个晚上都萦绕在珍珍心中,她既为李氏的身世唏嘘,又感慨她传奇的一生。到了晚间回方就剩了小夫妻两个的时候,珍珍将想替李氏到江南寻亲的心思告诉了阿灵阿,阿灵阿听完整个故事后亦是久久不语,良久之后方呢喃一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珍珍记得这是文天祥的。当她年学这首诗的时候也是因为年纪尚小,纯粹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对诗本身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感触。尤其他们前生都在相对太平的岁月里,很难切身体会这样的情境。然而如今,活了两辈子,经历多了,对人生又有了一番体会顿悟,如今听到这首诗,心中是无限感慨。珍珍和阿灵阿两都沉默了一会儿,两人穿来后都是满人,在这个时代算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很少会去想清军入关时候的事,李氏的身世是他们离明亡清兴这段故事最近的距离。王朝兴衰,政权更替之下,有许许多多像李氏这样的人,在历史的大潮之后颠沛流离。李氏已经算是幸运的,遇到了额森,有了一个好的结局,还有更多像她这样的,也许就死在了出关的路上。阿灵阿轻轻握住珍珍的手。“这事我记下了,康熙是打算外派我去两淮监督盐政,两淮乃南北交界之地,交通便利,商客来往频繁,去往胶东也更方便,到那里之后时候咱们再派人去打听。”下晌珍珍这边听了李氏的故事,那边阿灵阿陪着老爷子下棋,也听了不少额森的前半生的经历。相比之下,额森的故事让人兴奋了许多,他代表的是一个游牧民族的成长史。额森出身吴雅氏一个小家庭,努尔哈赤征服了女真三大部之后,幼年的额森就作为家仆跟随彼时还是努尔哈赤儿子的皇太极。他一路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见过许多场面,甚至打到过hang,见过当时李氏朝鲜的国王。两人窝在床榻上,感慨着曾经在电视、电影见过的形象如今就活生生的在你的身边,第一次有一种接近历史的感觉。可对二人来说,历史是过去,生活是未来。他们有许多想要改变的未来和期待会改变的未来——其中就有揆叙。阿灵阿说,他记得很清楚历史上明珠的儿子里中进士的只有长子纳兰容若,而如果揆叙这次也能考中进士,那便是再一次验证历史能够被改变。如果历史真的能改编,那他的未来和结局是不是也能改编?他不是害怕被鞭尸,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无神论教育下长大的好青年,鞭尸并不是阿灵阿所畏惧的。他担心的是如果真的按照历史他过早的离开,那珍珍该怎么办?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他与珍珍心灵相通,懂她的烦恼,懂她的忧愁。如果连他都不在了,那珍珍就是孤独一个人了。<